“12309”六年情,爱检绘制“检民同心源” ——推进信访法治化进程,高质效办好每一起案件(二)
时间:2024-04-10
来源:本站
作者:屈芳
编辑:马婉莹
录入:马婉莹
审核:刘小瑜
一、“多年扣押款心病解决了”
贯彻“如我在诉”理念,为身在外地的信访人组织召开视频连线听证会
“感谢检察院的领导、办案人,我们多年的心病解决了。”通过视频连线的信访人肖某某在参加完线上听证会后,激动地说道。
信访人口中的多年心病是其丈夫樊某某申请扣押款返还一案,其丈夫樊某以贪污罪被人民法院判处徒刑十多年后,樊某某到检察院申诉认为案发当年扣押款与法院判决款数额不符,申请返还剩余扣押款。一年后樊某某病逝。
樊某某信访案属于信访积案。信访积案多属于历史遗留案件,时间久远、情况复杂加之机构改革、人员变动等种种原因,化解积案并不是一件易事。从接到上级院交办后,院领导落实“新官要理旧账”理念,第一时间听取案件汇报,实行检察长、主管副检察长院领导“双包案”,压实责任,充分发挥“头雁效应”,由控申部门主办,多部门协办,共同推进。在原案侦查、审查承办人、助理等核实案件情况、制作谈话笔录等工作前提下,组成评查组对案件进行再次评查,认真研判确定信访人的诉求是否合理,并将结果层级核查。同时院领导亲自上门接访,多次与信访人沟通,耐心倾听,充分了解信访人思想动态和诉求心理,让信访人深感检察机关的重视与关怀,释放心中郁结。在听取省、市院对案件的指导意见,签订责任状,明确化解方向和措施,确定化解期限,形成三级合力,根据信访人提出的问题,制定针对性化解方案,采取有力措施有序推进案件化解,最终与信访人达成返还钱款数额一致意见。经请示,该案从信访化解属地原则出发化解为易,爱民区检察院积极争取信访资金,区政府支持以积极的态度消号该积案,该笔款项由区财政解决。
“要做好每一个细节”。该案在返还钱款数额上虽已通过与代理人多方沟通,但考虑到现信访人肖某某和儿子在外地,爱民区人民检察院秉承“既要化解矛盾,也要传递检察温度”的原则,决定通过视频连线的形式,在控申干警的指导和律师的参与下,“面对面”与信访人召开听证会,“当面”听取信访人对案件处理结果的反馈。听证会上,在参会人员的共同见证下,代理人签订了《息诉罢访协议书》,该起历史遗留积案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二、常大娘收到意外之“金”送来了一面“怀爱民之心,办利民之事”的锦旗
“当时接到检察院同志电话,说我岳母可以申请司法救助,跟做梦似的,想都没想到。这么多年肇事方没有钱赔偿我们,我们都不奢望能得到赔偿了。原来小舅子登记的住址都是租的,后来住址、电话又换了好几次,没想到检察院同志为我们做了这么多的努力。”张先生是常大娘的姑爷,其老丈人是一名环卫工人,在一次清扫街道时发生了车祸。
“在逐一排查近几年未得到赔偿的刑事附带民事案件,查到了这起交通肇事案,被告人交通肇事后逃逸被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刑事附带民事赔偿经济损失46余万元,但因被告人无赔偿能力,导致判决生效至今已经五年了被害人家属未获得任何赔偿。”控申干警立即到办案系统对该案情况进行基本查阅,得知死者是一名六十多岁的环卫工人,老伴身患癌症;而肇事者是一名骑破旧电动车的六十多岁老者,经济情况也很窘迫,判决前就没有可赔偿的财产,就算现在已经被释放了,四十多万肯定也不会赔偿到位的。“马上联系到被害人家属,获得更多信息”,在给原卷宗内记录的被害人家属第一个电话打出去前,控申干警都未想过联系到被害人家属并非易事。在电话提示音:您所拨打电话是空号.......后,控申干警接着从原卷宗内找到家属身份证号、原住址物业公司以及死者曾经的主管领导同事等逐一查找,但因被害人家属更换住址和电话,一番查找后均无果。一个月后最终从法院处获得被害人家属原民事代理人的联系方式,才联系到家属的姑爷张先生。
“我岳母身患直肠癌很多年了,岳父车祸身亡后,赔偿款我们一分钱也没得到,没钱去治病”,张先生低着头,双手不停地交叉揉搓着,声音颤抖介绍着家里的现状,也夹杂着对岳母的亏欠。“我们经济条件也不好,小舅子一直都没成家也就是打打零工,一直租房住,岳母现在的身体越来越不好了,一上午就得上好几趟厕所,行动也不方便。”
“联系到死者家属后,详细讲解国家司法救助制度,并指导提交申请司法救助需要的材料,经过上门调查核实,简易听证、报送审核后,最终该案为常大娘申请到司法救助金1.5万元,能为这样关键少数困难人群推进司法救助是我们工作的真正方向和宗旨。”办案人感慨地说道,也就有了本案例开头的一幕。